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武侠小说天涯在线乐从文艺》秋季版节选

顺德文博场馆巡礼
           邱礼佳
 
2013年4月11日,暮春的南国依然寒生活帮栏目风瑟瑟,春雷阵阵,春雨瓢泼。我们乐从镇文联一行在蔡遥炘主席的带领下,冒雨前往容桂、大良参观心仪已久的容城艺术馆和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这是一次极不平凡的美的巡礼。
 
                一、 艺苑奇葩
容城艺术馆位于容桂街道青华路205号,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投资500多万元,于2000年11月18日开馆,是市、区第一间综合经营的私立艺术馆。
在风雨飘洒中,我们如约来到容城艺术馆,从外观来看,这是一座普通的六层高的楼房,进入大厅,方才感到浓厚的艺术气氛。容城艺术馆的吴国霖老师早已在等候了,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亲切的顺德乡音,热情地接待我们。
我们兴致勃勃参观了二楼展厅正在展出的“名家油画精品展”,一些如雷贯耳的油画大家,如罗中立、杨飞云、陈衍宁、郭润文、林永康、徐坚白的人物画作品,令人留连往返。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三楼、四楼的书法美术培训中心,五楼、六新浪网搜狐网楼的钢琴音乐培训中心。我们在艺术的海洋里倘佯,那简直是一趟美的享受,你看那展壁上的学生作品,你看那金光灿灿的奖杯奖状,如同绽开的花朵,发出阵阵幽香。这使我们对辛勤的园丁油然起敬。正因为他们的心里有一朵智慧之花,才催开了这繁花万朵的艺术天地赵丹阳博客。
12年来,容城艺术馆先后举办了210多场书画艺术展览,组织了50多场作品研讨会,编印画册60多本,发表推介评论文章近200篇。先后有3000多人参加全国及省、市、区书画大赛和文艺比赛,取得了金、银、铜共日本gv博客计2500多个奖项,为中小学校培训了一大批文艺骨干。这难道不是栽花人的匠心感动了天地,才栽出这千姿百态的花朵吗?这是智慧的凝聚,这期间需倾注多少心血啊!
在参观时,热情的吴老师告诉我们,在创办容城艺术馆的过程中,他不但结识了许多老师和朋友,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与创作的机会,从2005年到2012年,他先后创作出版了《丝都寻梦》、《丝绸大亨》、《广府人下南洋》等3部长篇小说。与此同时,他和同事生活片电影一起努力,挖掘和传承、创新马冈版画。容城艺术馆正朝着良好的办馆态势发展。
“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意味着不久将硕果累累。一直以来,容城艺术馆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关怀,先后被授予“佛山市光彩之星”、“全国光彩之星”以及顺德文化金凤奖“杰出贡献奖”、“成果奖”等荣誉称号。2012年12月4日,容城艺术馆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馆长梁杏英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个体劳动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的接见与合照留念。
艺术给人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今日顺德,私立阿里巴巴网上购物的文博场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容城艺术馆作为先行的探索者,经历了这个行业的萌芽、成长和发展。它的经验和成绩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乐从镇能否从中得到启发呢?
离开容城艺术馆的时候,雨依然在姿意飘洒,在雨景中,路旁的树木吐出嫩绿的幼芽,展示着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我心里想,乐从的艺术园地也一定能绽开智慧之花。
 
二、丝都传奇
  &nbsina博客登陆sp; 从容城艺术馆到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约莫20分钟的车程。穿过热闹的容桂市区和容奇大桥,转入新城区笔直宽阔的柏油路,很快便来到观绿路。在绿树掩映中,一幅巨大的墨彩飞扬的“版画墙”凸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这是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的外墙。
我们一行穿过雨中绿绿的草地,走过古朴幽静的小石板路,来到南国丝都的门前,门楣上“南国丝都”几个古香古色的大字,朴素、自然、典雅,一如顺德人的务实、低调。
  &nbs李念博客p; 进入博物馆,只见长方形的连廊式的墙壁上,从一幅岭南大地的全貌旧图片开始,孙俪邓超博客按照时间顺序,陈列着一幅幅丝绸发展历程的旧照片,桑基、鱼塘、缫丝、自梳女……一下子,让我们穿越在时光的隧道里。
南国丝都吴英海馆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在19世纪末,顺德已拥有机械缫丝工人6万多人,比上海、天津的产业工人还要多500多人,产业人数为全国之最。同时,据《广东省丝绸志》记载,鸦片战争后到1929年,arora 博客中国丝绸80%在广东生产,广东丝绸80%在顺德生产。
图片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历史:从顺德“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文化、广东解放前后养网路购物蚕区分布和世界蚕丝业产地分布的变迁到广东丝绸网络博客历史大事记,再现了顺德“桑基鱼塘”的生态景观,展示顺德制造的源头——丝绸产业从明代到现代走过的历程。      在他专业而充满情感的讲述中,在一幅幅珍贵老照片记录的沧桑的历史、故事中,我们恍惚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的那朵阳光,在《广府人下南洋》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那刻在老屋墙角后老桑树上的情窦初开的密码印记,还有,男主人公为了生活和谋求发展,远赴重洋,强忍相思与初恋情人诀别,踏上茫茫大海……而家里,女主人公采蚕桑、作丝绸,穿丝引线中,一行行、一滴滴的相思泪。
滴滴答答的春雨中,我不知不觉地,就沉迷在《丝都寻梦》那个小说那个丝绸厂的那个女子的命运与泪水中……不知不觉地又似乎看到遥远的那个春天夜晚的那片月光,那个结着幽怨的自梳女,还有那个一去渺茫,大海的那一边地球的另一端生死两茫茫的情人……
我似乎忘记了时间,在旧照片与吴馆长的讲述中穿越在顺德几百年丝绸的发展中,我感慨万千。突然,在图片展墙的下方,我看到女人生活照了两排竹架上是一片片卷起来的干枯的桑叶,树叶上缀满了一粒粒洁白如雪的“珍珠”,正闪烁着白色的光芒。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且几乎全部都卷曲着身体,蠕动着,吐着银丝!这是真的活着的蚕宝宝吗?吴馆长笑着说:“你看我们在这些胖胖的白白的蚕的身体下面只放一些干的桑叶,是因为这两个架子上的蚕开始吐丝了,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吐丝结茧成蝶,都不用给它们喂养任何东西。”
吴馆长的一句话,看着这活生生的似乎已经远去的历史、传说中的桑蚕,我一下子被拉回到现实。原来,这就是养蚕馆,展示了养蚕到结茧全过程,陈列着各年代的养蚕器具和从蚕孵到结茧的整个成长过程的标本。
在养蚕器具里,还有一簸箕一簸箕的绿绿的桑叶,原来这儿还是顺德科普教育基地,这些桑叶是准备运到学校给学生作养蚕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普及传统的蚕桑文化。
转角是一排古老的机器,每个针孔下面,都有几颗白色的蚕茧。梁女士过来,只见她按了一下开关,一条细细的白色的丝就从蚕茧中抽出,让我们亲眼看到缫丝业生产工艺流程,体验当年缫丝女工的工作实况。梁女士说,这是广东仅存的一台50年代的立缫机和80年代的缫丝机、剥茧机、复摇机。蚕丝就是这样一条条的被分解出来的!一般都是5、6个蚕茧一个针孔,只见白得发亮的蚕茧一堆堆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排过去可以放上百个,一按机器,蚕丝就一根根的被抽出------这是怎样精细而神奇的传统工艺制造啊!我们一行人慢慢的兴奋起来,欢快地谈论着,动手操作,试一试抽蚕丝的快乐-----
再往前走,只见几个女工正在摆弄着什么,原来她们在现场裁、剪、车、缝制作香云纱服装。女工们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原始的整经新浪手机博客、染色、织布工艺,同时拿起几片给我们展示:这些香云纱,初看颜色深重,不起眼,再仔细品看,却一片片薄如羽翼,色彩丰富,充满民族记忆,令人爱不释手。
走出博物馆,外面雨一直下,而且越下越大。而我们的热情不断在升温,滴滴答答的打在连廊木房顶上的雨声,我却仿佛听到了雨打芭蕉林的乐曲,溅着屋檐上的雨滴,我看到了碧绿的香蕉林,我看到了鱼塘,哦,连廊的右边,真的是一个池塘,虽然只有清清的水上冒着雨雾的白气,但我分明看到池水下的莲叶已经冒出绿意,探出头,粉红的荷花就要如朝阳如火如霞般怒放!在吴馆长的指引下,我们向左转进了纺织工艺馆。整个纺织馆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丝绸,有香云衫服饰、粤绣、蚕丝被、丝巾、丝素化妆品等等。
    吴馆长介绍,我们刚刚参观的博物馆其实只有1500平方米。整个南国丝都园林区除我们刚刚参观的博物馆外,还有一个桑园和一个桑基鱼塘以及配套的工厂、商场等等,共占地45亩。它生动地再现了顺德桑基鱼塘的生态景观,保留了南国丝都的历史记忆,很好地展示了“顺德制造”的源头——丝绸产业的历史进程。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是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是广东省第一家民营博物馆,是顺德旅游重要景点,仅去年接待游客超过二十万人次。
      
三、执着的理念
谈起博物馆起源,吴馆长说,这源于多年前他执着的理念。他说,历史上,顺德工业就是靠丝绸纺织印度生活业起步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丝绸业一直是顺德的支柱产业,但目前顺德很少人了解这个行业了。原来,吴馆长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 看着顺德桑基鱼塘的消失,丝厂一个个停产,这激发了他筹建博物馆的信念,他希望能够通过博物馆让顺德人了解顺德丝绸业、留住顺德记忆。
    吴馆长认为,博物馆能够取得成功,首先在于有内涵。再者,政府社会的助推也很重要。顺德区政府对南国丝都博物馆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今,还成为了顺德力推的重要旅游景点,只要有机会,有关部门都会向省内外推介博物馆。
作为“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佛山市顺德区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已经接待了多批区内外学校师生。丝绸博物馆集观光、休闲旅游、科学技术、生活实践以及家庭生活相结合的旅游景点,充分体现了文化旅游、科普教育活动的思想性、时间性和教育性,把科普工作向普通群众、青少年推广。从南国丝都去年接待中外游客20多万人次的规模,文化产业的价值相当可观。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规模不算大,但是,却在短短的几年内,名声鹊起。
我们乐从文联一行参观完容城艺术馆和南国丝都后。蔡主席深有感慨而发:这就是顺德模式!厚积薄发!
在交流中,蔡主席认为,一个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载体,有特色,有亮点。从容城艺术馆到南国丝都,他们的外表都是简朴的,然而,他们的运营都采取多元文化、综合发展的模式,这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容城艺术馆的吴老师与南国丝都的吴馆长都曾经在顺德丝厂工作多年。原来他俩并不认识,只是吴老师2004年写作长篇小说《丝都寻梦》时,才偶然认识吴馆长,自此之后,他们策划筹建南国丝都音乐博客丝绸博物馆,致力于丝绸文化的推广,因此被媒体记者称为:“顺德两吴,顺德孖宝”
 
四、文化刍议
离开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时,雨还在下,我们乐从镇文联一行依依不舍与吴馆长握手言别。在回来的车上,我们展开了热烈的议论,乐从的文化是否能借鉴容城艺术馆与南国丝都的运营模式呢?
近年来,乐从文化事业在乐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整合改革、创新的发展模式,文化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斐然。正如顺德作协名誉主席、著名本土作家周铁株感慨:“过去的近二十年,乐从镇文学在区内几乎是空白,这几年乐从镇文学如一匹黑马悄然崛起美国留学生活,短短三年成为顺德文坛的一面鲜亮的旗帜。”顺德青少年作家创作培训基地、佛山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培训基地、广东省首家地方作家文库落户乐从,《乐从文艺》、《一方水土》、《家乡风情》、《荆棘鸟》等等一系列乐从本土书籍、报刊的出版、发行,涌现出一批本土文学、校园文学和网络文学的领军人物和文学新秀,如“顺德十佳作家”、“全国十佳小作家”等等,乐从文学影响日渐深远。文学创新的成功带动了本土文化机制的改革,如龙舟文化、书画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形成了一种“乐从文化现象”。
今天,乐从镇文联一行通过参观容城艺术馆、南国丝都等文博场馆,与吴老师、吴馆长的文化交流,思想与理念的碰撞,获益良多。从乐从现有的硬件来看,陈氏大宗祠文化底蕴丰富、沙滘龙舟培训基地名声远播,乐从文化创作基地初具规模、家具发展博物馆与华侨故居等等,关键是如何利用和激活。
我们可以通过筹建陈氏大宗祠博物馆这一文化载体,彰显以乐从商业文化为特色的地方文化,如罗浮宫等家具文化,擦亮乐从商业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文化(如结合陈家祠周边牧伯里园林建筑、华侨故居、水乡特色)、饮食文化、书画、龙舟等等多元文化运营的发展。
乐从文联属下各大协会将继续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步探索如何走向社团化、实体化、市场化等多元化文化运营的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文化的接地气、凝人气、筑淘宝手机神气,彰显乐从特色,补齐短板,激活乐从文化资源。乐从文化必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再创顺德文化新亮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